【BOOK】依戀效應 皮特 ‧ 羅文海姆

「為什麼你遇事總受逃避問題? 跟我溝通就那麼難嗎?」
「為什麼你老不出聲? 你回答我呀! 你是不是不愛我了?」
「你都沒時間陪我! 你不需要我了!」

為什麼我們總在愛情中受傷? 在人際關係總出現問題?約翰‧鮑比提出的依戀理論能透徹的証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對話與行為,其實跟依戀模式有著密切的關係。

先了解一下約翰‧鮑比,他是一位英國精神病學家兼精神分析師,在第二世界大戰結束後他就在孤兒院工作,發現孩子雖然獲得良好的照顧卻沒辦法健康長大,甚至不少因此死了。鮑比在數十年間進行研究並發展了現在所介紹的依戀理論。

童年時期(三歲之前更為重要)是形成依戀模式重要的時段,而依戀模式有能力影響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人際關係。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依戀不安全型依戀,而不安全型依戀會細分為逃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混亂型依戀(焦慮及逃避型結合)。

首先了解一下到底是怎樣形成依戀,回想自己三歲以前你的主要照顧者是誰呢? 佔大多數的人都會是媽媽為主要照顧者,照顧者對嬰兒表達的需求因而作出的回應,不段的重複形成了依戀模式。

安全型依戀
在童年時期擁有的照顧者是可靠而稱職,在親密關係中感覺自在,懂得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回應對方的需求,願意相信別人並有足夠的安全感去建立關係。

逃避型依戀
童年時期表達需求時,照顧者沒有作出適時回應,久而久之就等於需要自己照顧自己,長大後與別人難以建立親密關係,難以信任別人亦無法依賴別人,過度親密更讓他們覺得很不自在而選擇逃避,有衝突或失意時都會選擇自行解決而不求他人的幫助。

焦慮型依戀
照顧者在回應時反覆無常,導致在長大後會出現「過來、推開」的情況,他們非常渴望親密卻從內心覺得自己是不討人喜歡的,因而產生很想被愛卻又討厭這種不安的狀態。他們需要伴侶的長期注意,要不然就會覺得感到失望或被拒絕不被喜歡,情緒大起大落,在親密關係中充滿不安全感。

混亂型依戀
安全感來源亦是恐懼的來源,他們既想逃離害怕的,卻在受驚嚇時奔向照顧者,他們恐懼照顧者本身,因此出現兩難困境,內心想接近又想遠離的狀態。


那如果被定為不安全型依戀的人是不是就這樣逃避或焦慮一輩子呢? 所有事都不是絕對的,不安全型依戀的人是有機會在成長中透過照顧者或安全型依戀的人的陪伴與照顧後轉變成「習得的安全型依戀」

習得的安全型依戀
來自成長經歷中有代替照顧者的人建立了非常穩固的親密關係,從不安全依戀模式中,透過自我成長、反思與自身經驗與代替照顧者的人建立信任及安全感,從而轉變成安全型依戀。

在這裡需要告訴大家,我們去了解依戀模式是要讓自己更認識自己,而不是要把所有責任都歸咎於父母或照顧者,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他們也有自己需要面對的課題,只是當時他們可能為了生活一日三餐就已經忙得不可開交,也沒有足夠的認知怎樣照顧才是正確的,嘗試將心比心同理當時的情景,學習原諒並讓自己慢慢釋懷,在童年時的匱乏就學習由自己覺察和處理,如果你認為自己也是一個不安全依戀的人,運用依戀模式的認知去尋找「安全型依戀」的伴侶,就有助改善自己的不安全依戀模式,關係也會比較穩定和長久。


蘑菇估計自己是屬於混亂型依戀,原生家庭對我來說確實是想要靠近卻又想要遠離,從小家裡並不富裕,而且十分傳統,父母雙雙都不善於表達愛,也不懂得如何以平穩的情緒來表達需求和溝通,日復一日的互動都在愛與恐懼之間,慢慢我就成為一個對別人情緒非常敏感、善於察言觀色的人。在這幾年開始才認知人是擁有不同的依戀模式和關於人格障礙的課題,導致生活上或人際關係都出現各種情況,唯有給予時間讓自己釋懷,學習與自己和解,便有機會在人際關係和個人心態上慢慢的有所改變。

希望有更多人增加對依戀模式的認知,嘗試去深入理解對方的行為或是表達的情緒背後是不是另有原因,在透過依戀的模式去分析和作出適度的體諒和包容,給予對方內心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付出的,這樣會在彼此舒適的環境下讓關係走得更遠!